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查方法比较

更新时间:2008-11-04 上海九龙医院

  (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检测方法的优劣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梅毒的诊断和医治。目前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酶联西服试验(ELIS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

表1——五种检测方法比较

 方法

 敏感性

 特异性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TRUST

 88.3

 84.8

  84.1 

88.8 

 TPHA

 96.7

 91.7

 91.3

96.8

 TPPA

 99.2

 97.0

 96.7

99.2

 ELISA

 97.5

 90.2

 90.0

97.5

 FTA

 93.3

 96.2

 95.7

94.7

表2——TPPA与其他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

 方法

 敏感性(P)

 特异性(P)

 TRUST

 <0.05

 <0.05

 TPHA

 >0.05

 <0.05

 ELISA

 >0.05

 <0.05

 FTA

 <0.05

 >0.05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约经3周的潜伏期出现硬下疳,5-15天后可检出特异性抗体,TRUST检测的是血清反应素,一般在硬下疳4周后才能检出,故对一期梅毒阳性率较0,为73.7%。但TRUST对二期梅毒的敏感性较高,为95.1%,与其他四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该方法特异性为84.8%,0于其它四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

  TPHA是用生物红xibao做载体,吸附梅毒螺旋体的粉碎物做抗原,检测血清中相应的抗体,被称为梅毒的确认试验。由表1,2可见,TPHA的敏感性较高,与TPP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特异性0于TPPA(P<0.05)。其原因可能是二者抗原载体不同,另外TPPA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良是将纯化的致病性梅毒的精致菌株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减少了生物学假阳性的发生。虽然二者均可发生非特异凝集。但后者少见。非特异凝集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体内存在与梅毒螺旋体抗原相似的表位;或者是患者体内存在与生物红xibao或明胶颗粒成分起反应的物质;抑或是患者体内产生的一些异常蛋白质的干扰,真正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故所谓的确认试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确认,其阳性结果也应结合临床。试验时,为了减少生物学假阳性的发生,应做未致敏对照,当发生非特异凝集时。应按试剂说明书做吸收实验后再复检。

  ELISA重组TP多肽作为靶抗原。验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文献报道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被公认为梅毒验血的优选方法。适于大样本的筛查。本研究结果显示,ELIS特异性与TPPA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当结果可疑时可用TPPA或FTA进行确认。

  FTA认为传统的梅毒确认方法,对一期梅毒的敏感性较0,为84.2%,对二期梅毒的敏感性较高,为97.6%,特异性与TPP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本法操作较烦琐需要荧光显微镜不适宜大样本检测适宜做可疑结果的确认特别当荧光较弱时,结果判断常有主观色彩。

  TPPA为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梅毒确认实验。以明胶粒子为载体。结果稳定、易判断并可实现自动加样。由表1 2可见,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其敏感性与TPHA和ELIS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特异性与FTA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失为临床检测梅毒较理想的方法。